1、怎么样认定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
离婚协议需满足以下条件才具备法律效力:
1.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:即双方在签订协议时精神正常、能明确表达意愿。
2.意思表示真实:没有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是双方自愿达成。
3.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损害国家、集体和别人合法权益:譬如协议内容不可以违背婚姻自由原则等。
通常来讲,离婚协议自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手续,领取离婚证时生效。生效后,双方应按协议履行各自义务。但假如存在欺诈、胁迫等可撤销情形,受损害方有权在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,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。法院经审理,若认定存在上述情形,会判决撤销协议。
2、怎么样认定离婚时现有财产分割
离婚时现有财产分割认定如下:
第一,明确夫妻一同财产范围,涵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薪资、奖金、生产经营收益、常识产权收益等。结婚以前财产、因遭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等是个人财产。
对于一同财产,原则上均等分割。但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原因,如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。譬如一方抚育子女较多、照料老人付出较多,可适合多分。
分割方法包含实物分割、变价分割和作价补偿等。实物能分割且不影响其价值的就实物分割;很难实物分割的可将财产变卖,就价款分割;一方想要财产,给另一方相应补偿。
应该注意,夫妻双方也可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方法,协商不成则由法院依法判决。
3、怎么样认定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
离婚协议书若要具备法律效力,需满足以下条件:主体适格,即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内容合法,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,不能损害国家、集体及别人合法权益。意思表示真实,没有欺诈、胁迫等情形。
一般,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后,需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,该协议书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时生效。在此过程中,登记机关会对协议书进行形式审察,以确保其符合需要。
已生效的离婚协议书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,双方应依约履行。若一方不履行,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,需要他们履行协议内容。应该注意,若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,如欺诈、胁迫等,受损害方有权在规定时间内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。
当探讨怎么样认定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时,需明确多方面原因。譬如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没有欺诈、胁迫等情形。同时,对子女抚养、财产及债务处置等事情要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律规定。而一旦离婚协议被认定有效,双方都需严格履行。若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,譬如对财产分割有新的分歧,或者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等状况该怎么办呢?这都关乎离婚协议法律效力的后续影响。假如你对离婚协议法律效力有关问题,如争议解决方法、变更协议条件等还有疑问,就请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。